顯示面板及顯示終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096271發布日期:2022-08-10 01:53閱讀:73來源:國知局
顯示面板及顯示終端的制作方法

1.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終端。


背景技術:

2.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顯示面板因其高對比度、廣色域、低功耗等特性,逐漸成為新一代顯示技術。與傳統的液晶顯示面板相比,amoled顯示面板易于柔性化,是可穿戴、可折疊產品的關鍵技術。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窄邊框技術成為吸引用戶群體的差異化技術?,F有技術通過對扇出區(fan-out area)的扇出走線的線寬進行壓縮,以實現窄邊框技術。
3.在制備工藝流程中,需要將扇出區外圍的大面積金屬蝕刻掉,外圍的蝕刻液濃度較高,靠近外圍的扇出走線會有斷線風險。在保證密集扇出走線的線寬制程安全的情況下,由于制程的負載效應(loading effect),扇出走線在拐角斜線處實際制備的線寬比內部密集走線區域的線寬更細,具有斷線的風險。故,有必要改善這一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顯示面板的扇出走線在拐角斜線處實際制備的線寬較細,具有斷線風險的技術問題。
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和位于所述顯示區一側的扇出區,所述扇出區內包括絕緣設置的多條扇出走線,每一所述扇出走線包括平直段和傾斜段,所述傾斜段與所述平直段遠離所述顯示區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傾斜段與所述平直段之間呈鈍角設置;其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多個保護構件,多個所述保護構件與多條所述扇出走線的所述傾斜段一一對應,且每一所述保護構件靠近對應的所述傾斜段設置,每一所述保護構件在所述扇出走線所處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兩個所述平直段之間的區域,且與所述平直段之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6.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傾斜段包括第一線段和第二線段,所述第一線段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遠離所述顯示區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位于與所述第一線段電性連接的所述平直段和相鄰的一個所述平直段之間的區域;其中,每一所述保護構件包括增寬部,所述增寬部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電性連接,所述增寬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電性連接。
7.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增寬部與所述第一線段貼合設置。
8.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增寬部與所述第一線段同層設置,所述增寬部位于所述第一線段靠近所述顯示區的一側。
9.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線段的寬度。
10.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1.8微米。
11.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側方向上,所述增寬部與所述第一線段層疊設置。
12.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增寬部與所述第一線段分離設置,所述增寬部位于所述第一線段靠近所述顯示區的一側。
13.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每一所述保護構件包括阻擋部,所述阻擋部與所述扇出走線分離設置,所述阻擋部與所述傾斜段同層設置,所述阻擋部位于所述傾斜段靠近所述顯示區的一側。
14.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阻擋部包括多個阻擋線段,多個所述阻擋線段分離設置。
15.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擋線段的寬度與所述傾斜段的寬度相等。
16.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在所述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擋部與所述傾斜段之間的間距小于相鄰兩個所述傾斜段之間的間距。
17.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終端,包括終端主體和上述的顯示面板,所述終端主體與所述顯示面板組合為一體。
18.有益效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和位于顯示區一側的扇出區,扇出區內包括絕緣設置的多條扇出走線,每一扇出走線包括平直段和傾斜段,傾斜段與平直段遠離顯示區的一端電性連接,傾斜段與平直段之間呈鈍角設置;其中,顯示面板還包括多個保護構件,多個保護構件與多條扇出走線的傾斜段一一對應,且每一保護構件靠近對應的傾斜段設置,每一保護構件在扇出走線所處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兩個平直段之間的區域,且與平直段之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本發明通過在相鄰的兩個平直段之間的區域設置與傾斜段一一對應的保護構件,且每一保護構件靠近對應的傾斜段設置,每一保護構件在扇出走線所處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與平直段之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對扇出走線的拐角斜線處進行保護,增強扇出走線的穩定性,降低扇出走線的拐角斜線處斷線的風險,以實現超窄邊框。
附圖說明
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20.圖1是現有技術的扇出走線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21.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22.圖3是圖2中b處的第一種放大圖。
23.圖4是圖3中沿d-d’方向的剖面圖。
24.圖5a和圖5b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增寬部與第一線段的相對位置關系圖。
25.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扇出走線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26.圖7是圖2中b處的第二種放大圖。
27.圖8是圖2中b處的第三種放大圖。
28.圖9是圖2中b處的第四種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2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附圖中,為了清晰及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圖中繪示的組件的尺寸和厚度并未按照比例。
30.請參閱圖1,為現有技術的扇出走線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具體為現有技術實際制備的扇出走線的結構圖,可以理解的是,在壓縮邊框后,扇出走線的線寬相應被壓縮,從圖1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扇出走線的拐角處c的走線明顯偏細,有較高的斷線風險。本發明實施例能解決上述缺陷。
31.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基本結構示意圖,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a1和位于所述顯示區a1一側的扇出區a2,所述扇出區a2內包括絕緣設置的多條扇出走線10,每一所述扇出走線10包括平直段101和傾斜段102,所述傾斜段102與所述平直段101遠離所述顯示區a1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傾斜段102與所述平直段101之間呈鈍角(所述傾斜段102與所述平直段101之間的夾角c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設置;其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多個保護構件(圖未示),多個所述保護構件與多條所述扇出走線10的所述傾斜段102一一對應,且每一所述保護構件靠近對應的所述傾斜段102設置,每一所述保護構件在所述扇出走線10所處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鄰的兩個所述平直段101之間的區域,且與所述平直段101之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3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現有技術通過壓縮扇出走線的線寬以實現窄邊框,但是扇出走線的拐角斜線處實際制備的線寬較細,容易發生斷線。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在相鄰的兩個平直段101之間的區域設置與傾斜段102一一對應的保護構件,且每一保護構件靠近對應的傾斜段102設置,每一保護構件在扇出走線10所處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與平直段101之間的夾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對扇出走線10的拐角斜線處進行保護,可以在壓縮線寬的前提下增強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降低扇出走線10的拐角斜線處斷線的風險,以實現超窄邊框。
33.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位于扇出區a2的集成電路芯片20,所述集成電路芯片20用于提供顯示區a1所需的驅動電信號,所述集成電路芯片20通過所述扇出走線10將驅動電信號傳輸至顯示區a1。
34.接下來,請參閱圖3,為圖2中b處的第一種放大圖,具體的,所述傾斜段102包括第一線段1021和第二線段1022,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101遠離顯示區a1(如圖1)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1021位于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電性連接的所述平直段101和相鄰的一個所述平直段101之間的區域;其中,每一所述保護構件30包括增寬部301,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101電性連接,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
35.需要說明的是,結合圖3中扇出走線10上的兩條虛線l1、l2來進一步解釋平直段101、第一線段1021和第二線段1022的劃分。其中,平直段101和第一線段1021之間的交界處為虛線l1,第一線段1021和第二線段1022之間的交界處為虛線l2。即第一線段1021位于虛線l1上的平直段101和虛線l2上的平直段101之間的區域。
36.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在平直段101和第二線段1022之間設置增寬部301,增寬部301可以對第一線段1021進行增寬,降低由于第一線段1021太細對走線制程的負載效應的影響,降低第一線段1021斷線的風險,以達到保護扇出走線10的目的。
37.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梢岳斫獾氖?,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以增大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對第一線段1021的負載進行補償,還降低了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的風險。
38.需要說明的是,當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時,所述增寬部301的材料可以為導電性材料,也可以為非導電性但耐腐蝕的材料,可以減輕蝕刻液對第一線段1021的影響,保護第一線段1021,提高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
39.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同層設置,所述增寬部301位于所述第一線段1021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
40.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的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同層設置,可以在一道曝光工藝中形成,對第一線段1021采用同層金屬進行加寬補償,不會額外增加其他工藝流程,制備方法簡單實用。
41.需要說明的是,結合圖3來理解,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設置在第一線段1021靠近顯示區a1的一側,可以避免第一線段1021與相鄰的一條扇出走線10的第二線段1022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的第一線段1021與相鄰的一條扇出走線10的第二線段1022之間發生短路,提高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
42.在一種實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
43.可以理解的是,在設置增寬部301之前,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小于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導致第一線段1021容易發生斷線。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增寬部301,且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即增寬部301可使得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變大,可以降低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的風險。
44.在一種實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1.8微米。
45.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具體對第一線段1021的線寬小于1.8微米的部分進行補償,并將第一線段1021的線寬補償至1.8微米或1.8微米以上。
46.在一種實施例中,請參閱圖4,為圖3中沿d-d’方向的剖面圖,即顯示面板在扇出區a2的膜層疊構圖,其中,需要說明的是,圖4以傾斜段102分別與第一柵極金屬層和第二柵極金屬層同層設置為例進行繪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傾斜段102也可以僅與第一柵極金屬層或僅與第二柵極金屬層同層設置。
47.具體的,本實施例中的多條扇出走線10的傾斜段102在第一柵極金屬層和第二柵極金屬層交替走線,即相鄰的兩條扇出走線10的傾斜段102分別位于第一柵極金屬層和第二柵極金屬層。其中,傾斜段102中靠近顯示區a1的第一線段1021相較于第二線段1022偏細,容易發生斷線,本發明通過在第一線段1021處設置保護構件30,保護構件30包括增寬部301,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同層設置,以增大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降低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的風險,以達到保護扇出走線10的目的。
48.需要說明的是,如圖4所示,當相鄰的兩條扇出走線10的傾斜段102分別位于第一柵極金屬層和第二柵極金屬層時,即相鄰的兩條傾斜段102異層設置時,增寬部301也可以設置在第一線段1021遠離顯示區a1的一側,即設置在相鄰的一條傾斜段102的上方,此種情
況亦不會發生短路。
49.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包括襯底層40、絕緣層50、平坦化層60、第一鈍化層70以及第二鈍化層80,第一柵極金屬層位于襯底層40和絕緣層50之間,第二柵極金屬層位于絕緣層50和平坦化層60之間,第一鈍化層70位于平坦化層60遠離絕緣層50的一側,第二鈍化層80位于第一鈍化層70遠離平坦化層60的一側。
50.在一種實施例中,如圖5a和圖5b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增寬部與第一線段的相對位置關系圖,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側方向上,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層疊設置,所述增寬部301和所述第一線段1021均設置在襯底層40上。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設置在第一線段1021的上方(如圖5a)或下方(如圖5b),不僅可以在顯示面板的出光側方向上對第一線段1021加寬,而且不影響原有的扇出走線10的排布。
51.接下來,請參閱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扇出走線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具體為本發明實際制備的扇出走線10的結構圖,本發明通過在第一線段1021處進行加寬補償,經過補償后,暴露在外的走線(第一線段1021)與內部密集走線(第二線段1022)區域的線寬相當,從而降低了第一線段1021斷線的風險。
52.接下來,請參閱圖7,為圖2中b處的第二種放大圖,具體的,所述傾斜段102包括第一線段1021和第二線段1022,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101遠離顯示區a1(如圖1)的一端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線段1021位于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電性連接的所述平直段101和相鄰的一個所述平直段101之間的區域;其中,每一所述保護構件30包括增寬部301,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101電性連接,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分離設置,所述增寬部301位于所述第一線段1021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
53.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的增寬部301的第一端與平直段101電性連接,增寬部301的第二端與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但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分離設置,即第二線段1022上的驅動電信號可以通過第一線段1021傳輸至平直段101,第二線段1022上的驅動電信號也可以通過增寬部301傳輸至平直段101,相當于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并聯,若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驅動電信號還可以通過增寬部301進行傳輸,不會造成顯示面板局部畫面異常顯示。
54.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增寬部301的材料為導電性材料。
55.接下來,請參閱圖8,為圖2中b處的第三種放大圖,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所述保護構件30包括阻擋部302,所述阻擋部302與所述扇出走線10分離設置,所述阻擋部302與所述傾斜段102同層設置,所述阻擋部302位于所述傾斜段102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
56.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在傾斜段102靠近顯示區a1的一側設置阻擋部302,阻擋部302可以阻擋外圍的蝕刻液,避免蝕刻液對第一線段1021過度蝕刻造成第一線段1021斷線。需要說明的是,阻擋部302的材料可以為耐腐蝕的非導電性材料,也可以為導電性材料。
57.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阻擋部302包括多個阻擋線段3021,多個所述阻擋線段3021分離設置。需要說明的是,阻擋部302由多個阻擋線段3021組成,多個阻擋線段3021與傾斜段102平行設置,多個阻擋線段3021之間的間距沿遠離顯示區a1(如圖1)的方向逐漸減小。
可以理解的是,當多個阻擋線段3021之間的間距沿遠離顯示區a1的方向逐漸減小時,即靠近傾斜段102的阻擋線段3021設置的更為密集,可以提升阻擋效果,避免外圍蝕刻液對第一線段1021過度蝕刻造成第一線段1021斷線。
58.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阻擋部302的材料為非導電性材料時,所述阻擋部302不會造成相鄰的兩條扇出走線10之間發生短路,則所述阻擋部302與左右兩側的平直段101之間的間距可以進一步縮小,以提升阻擋效果。
59.在一種實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擋線段3021的寬度與所述傾斜段102的寬度相等。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阻擋線段3021可以與所述傾斜段102采用同一片光罩制備,以節約生產成本。
60.在一種實施例中,在所述平直段10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擋部302與所述傾斜段102之間的間距小于相鄰兩個所述傾斜段102之間的間距??梢岳斫獾氖?,本實施例通過將阻擋部302與傾斜段102之間的間距設置為小于相鄰兩個傾斜段102之間的間距,可以提升阻擋效果。
61.在一種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為圖2中b處的第四種放大圖,每一所述保護構件30包括增寬部301和阻擋部302,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一端與所述平直段101電性連接,所述增寬部30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所述阻擋部302與所述扇出走線10分離設置,所述阻擋部302與所述傾斜段102同層設置,所述阻擋部302位于所述傾斜段102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
62.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將保護構件30分為增寬部301和阻擋部302,增寬部301可以對第一線段1021進行增寬,降低第一線段1021斷線的風險,阻擋部302可以阻擋蝕刻液,避免蝕刻液對第一線段1021過度蝕刻,也可以降低第一線段1021斷線的風險,本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提高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
6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梢岳斫獾氖?,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以增大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對第一線段1021的負載進行補償,還降低了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的風險。
64.需要說明的是,當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貼合設置時,所述增寬部301的材料可以為導電性材料,也可以為非導電性但耐腐蝕的材料,可以減輕蝕刻液對第一線段1021的影響,保護第一線段1021,提高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
65.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同層設置,所述增寬部301位于所述第一線段1021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
66.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的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同層設置,可以在一道曝光工藝中形成,對第一線段1021采用同層金屬進行加寬補償,不會額外增加其他工藝流程,制備方法簡單實用。
67.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設置在第一線段1021靠近顯示區a1的一側,可以避免第一線段1021與相鄰的一條扇出走線10的第二線段1022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的第一線段1021與相鄰的一條扇出走線10的第二線段1022之間發生短路,提高扇出走線10的穩定性。
68.在一種實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
69.可以理解的是,在設置增寬部301之前,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小于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導致第一線段1021容易發生斷線。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增寬部301,且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線段1022的寬度,即增寬部301可使得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變大,可以降低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的風險。
70.在一種實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傾斜段10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線段1021的寬度與所述增寬部301的寬度之和大于或等于1.8微米。
71.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具體對第一線段1021的線寬小于1.8微米的部分進行補償,并將第一線段1021的線寬補償至1.8微米或1.8微米以上。
72.在一種實施例中,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側方向上,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層疊設置。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通過將增寬部301設置在第一線段1021的上方或下方,不僅可以在顯示面板的出光側方向上對第一線段1021加寬,而且不影響原有的扇出走線10的排布。
73.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增寬部301與所述第一線段1021分離設置,所述增寬部301位于所述第一線段1021靠近所述顯示區a1的一側??梢岳斫獾氖?,本實施例的增寬部301的第一端與平直段101電性連接,增寬部301的第二端與第二線段1022電性連接,但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分離設置,即第二線段1022上的驅動電信號可以通過第一線段1021傳輸至平直段101,第二線段1022上的驅動電信號也可以通過增寬部301傳輸至平直段101,相當于增寬部301與第一線段1021并聯,若第一線段1021發生斷線,驅動電信號還可以通過增寬部301進行傳輸,不會造成顯示面板局部畫面異常顯示。
74.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終端,包括終端主體和上述的顯示面板,所述終端主體與所述顯示面板組合為一體。所述顯示面板的具體結構請參閱圖2至圖9及相關說明,此處不再贅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終端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機、數碼相機、導航儀等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75.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終端進行了詳細介紹。應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應僅被認為是描述性的,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性色_一个人免费视频播放的一_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动态_BT天堂最新版在线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