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監控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2.現有技術中,在一些老舊的小區,地下車庫的監管不到位,車庫的監控范圍較廣,不夠精細,各個車位不具備獨立的遠程監控的功能,在車主車位被非法侵占時,難以及時維護得知非法占用車位的其他車主的信息,難以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般的監控裝置又難以對攝像頭的角度進行調節,因此難以將非法侵占車位的車輛信息以及車主的身份特征信息清晰地記錄下來。
技術實現要素:3.(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技術中,在一些老舊的小區,地下車庫的監管不到位,車庫的監控范圍較廣,不夠精細,各個車位不具備獨立的遠程監控的功能,在車主車位被非法侵占時,難以及時維護得知非法占用車位的其他車主的信息,難以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般的監控裝置又難以對攝像頭的角度進行調節,因此難以將非法侵占車位的車輛信息以及車主的身份特征信息清晰地記錄下來的問題。
5.(二)技術方案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包括安裝板、第一調節機構、第二調節機構、監控機構、通風機構和感應機構,所述第一調節機構位于安裝板前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調節機構位于第一調節機構的上端,所監控機構位于第一調節機構的外部,所述通風機構位于第一調節機構的內部,所述感應機構位于安裝板前端的下方;
7.所述第一調節機構包括調節箱、驅動電機、傳動軸、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第一從動軸、連接片、緊固螺栓和緊固螺母,所述調節箱安裝在安裝板前端的上方,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安裝在調節箱內部的左側,所述傳動軸固定安裝在驅動電機傳動端的上端,所述主動齒輪固定安裝在傳動軸的外端,所述第一從動齒輪活動安裝在主動齒輪的右端,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從動軸固定安裝在第一從動齒輪的內端,所述第一從動軸與調節箱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片固定安裝在調節箱的左右兩端,所述緊固螺栓貫穿連接片、安裝板并與連接片、安裝板螺紋連接,所述緊固螺母螺紋連接在緊固螺栓的外端,通過設置第一調節機構,可以調節監控攝像頭的轉動角度。
8.優選的,所述第二調節機構包括凹槽、第一電動推桿、支撐板、第二電動推桿和第三電動推桿,所述凹槽固定設置在調節箱的上端,所述第一電動推桿固定安裝在第一從動軸的上端,所述支撐板固定安裝在第一電動推桿的上端,所述第二電動推桿固定安裝在支撐板的下端,所述第三電動推桿固定安裝在支撐板的下端,通過設置第二調節機構,可以調
節監控攝像頭的高度和傾斜角度。
9.優選的,所述監控機構包括監控攝像頭、紅外探頭、信號接發控制面板和警報喇叭,所述監控攝像頭與第二電動推桿的輸出端活動連接,所述監控攝像頭與第三電動推桿的輸出端活動連接,所述紅外探頭固定安裝在調節箱的前端,所述信號接發控制面板固定安裝在紅外探頭的左側,所述警報喇叭固定安裝在紅外探頭的右側,通過設置監控機構,可以便于車位主人隨時掌握車位信息。
10.優選的,所述感應機構包括感應條和地磁車輛檢測器,所述感應條固定安裝在安裝板的下端,所述地磁車輛檢測器固定安裝在感應條的前端,所述地磁車輛檢測器呈等距排布,通過設置感應機構,地磁車輛檢測器對車位附近的車輛信息進行檢測。
11.優選的,所述通風機構包括進風口、第一防塵網、出風口、第二防塵網、第二從動齒輪、第二從動軸、第一傘齒輪、第二傘齒輪、從動桿、第一傳動齒輪、傳動鏈條、第二傳動齒輪、轉軸和風扇,所述進風口固定設置在調節箱的右端,所述第一防塵網固定安裝在進風口的內端,所述出風口固定設置在調節箱的左端,所述第二防塵網固定安裝在出風口的內端,通過設置通風機構,進風口方便空氣進入,出風口便于氣流流出。
12.優選的,所述第二從動齒輪活動安裝在第一從動齒輪的右端,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從動軸固定安裝在第二從動齒輪的下端,所述第二從動軸與調節箱活動連接,通過設置第二從動齒輪,可以帶動第二從動軸轉動。
13.優選的,所述第一傘齒輪固定安裝在第二從動軸的外端,所述第二傘齒輪活動安裝在第一傘齒輪的右端,所述第一傘齒輪與第二傘齒輪相嚙合,所述從動桿固定安裝在第二傘齒輪的右端,通過設置第一傘齒輪,可以帶動第二傘齒輪和從動桿轉動。
14.優選的,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固定安裝在從動桿的右端,所述傳動鏈條旋轉安裝在第一傳動齒輪的外端,所述第二傳動齒輪活動安裝在傳動鏈條內端的上方,所述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傳動齒輪的左端,所述風扇固定安裝在轉軸的左端,通過設置風扇,可以方便調節箱進行散熱。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該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通過設置第一調節機構,驅動電機帶動傳動軸轉動,從而帶動主動齒輪轉動,進而帶動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一從動軸轉動,最終可以調節監控攝像頭的轉動角度,以便于對車位附近多個方位進行監控,通過設置第二調節機構,可以調節監控攝像頭的高度和上下傾斜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晰地拍攝到車牌信息,也可以對較高處的景象進行拍攝監控,以便于對侵占車位的車主形象進行拍攝;
17.2、該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通過設置監控機構,監控攝像頭和紅外探頭可以使得本裝置在夜間也能清晰地進行監控,當監控攝像頭和紅外探頭拍攝到除車主車牌號以外的車牌號進入車位時,會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再由信號接發控制面板控制打開警報喇叭,對侵占車位的車主進行警告,并且通過信號接發控制面板將監控視頻信息遠程發送到車主的手機或者電腦上,以便于車位主人隨時掌握車位信息;
18.3、該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通過設置感應機構,地磁車輛檢測器對車位附近的車輛信息進行檢測,當有車輛經過時,地磁車輛檢測器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此時信號接發控制面板控制打開攝像頭和紅外探頭,以便于在有車輛經過時才進行監控,無車輛經過時關閉攝像頭和紅外探頭,更加省電。
附圖說明
19.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20.圖2為本發明調節機構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21.圖3為本發明調節箱剖面結構示意圖;
22.圖4為本發明圖3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23.圖5為本發明通風機構局部左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24.圖6為本發明圖1中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25.圖中:1、安裝板;2、第一調節機構;201、調節箱;202、驅動電機;203、傳動軸;204、主動齒輪;205、第一從動齒輪;206、第一從動軸;207、連接片;208、緊固螺栓;209、緊固螺母;3、第二調節機構;301、凹槽;302、第一電動推桿;303、支撐板;304、第二電動推桿;305、第三電動推桿;4、監控機構;401、監控攝像頭;402、紅外探頭;403、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4、警報喇叭;5、通風機構;501、進風口;502、第一防塵網;503、出風口;504、第二防塵網;505、第二從動齒輪;506、第二從動軸;507、第一傘齒輪;508、第二傘齒輪;509、從動桿;510、第一傳動齒輪;511、傳動鏈條;512、第二傳動齒輪;513、轉軸;514、風扇;6、感應機構;601、感應條;602、地磁車輛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26.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27.請參閱圖1-圖6,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化車位遠程監控裝置,包括安裝板1、第一調節機構2、第二調節機構3、監控機構4、通風機構5和感應機構6,第一調節機構2位于安裝板1前端的上方,第二調節機構3位于第一調節機構2的上端,所監控機構4位于第一調節機構2的外部,通風機構5位于第一調節機構2的內部,感應機構6位于安裝板1前端的下方;
28.第一調節機構2包括調節箱201、驅動電機202、傳動軸203、主動齒輪204、第一從動齒輪205、第一從動軸206、連接片207、緊固螺栓208和緊固螺母209,調節箱201安裝在安裝板1前端的上方,驅動電機202固定安裝在調節箱201內部的左側,傳動軸203固定安裝在驅動電機202傳動端的上端,主動齒輪204固定安裝在傳動軸203的外端,第一從動齒輪205活動安裝在主動齒輪204的右端,第一從動齒輪205與主動齒輪204相嚙合,第一從動軸206固定安裝在第一從動齒輪205的內端,第一從動軸206與調節箱201活動連接,連接片207固定安裝在調節箱201的左右兩端,緊固螺栓208貫穿連接片207、安裝板1并與連接片207、安裝板1螺紋連接,緊固螺母209螺紋連接在緊固螺栓208的外端,通過設置第一調節機構2,驅動電機202帶動傳動軸203轉動,從而帶動主動齒輪204轉動,進而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05和第一從動軸206轉動,最終可以調節監控攝像頭401的轉動角度,以便于對車位附近多個方位進行監控;
29.第二調節機構3包括凹槽301、第一電動推桿302、支撐板303、第二電動推桿304和第三電動推桿305,凹槽301固定設置在調節箱201的上端,第一電動推桿302固定安裝在第
一從動軸206的上端,支撐板303固定安裝在第一電動推桿302的上端,第二電動推桿304固定安裝在支撐板303的下端,第三電動推桿305固定安裝在支撐板303的下端,通過設置第二調節機構3,第一電動推桿302帶動支撐板303上下運動,進而可以帶動監控攝像頭401上下運動,調節監控攝像頭401的高度,第二電動推桿304帶動監控攝像頭401原理攝像頭的一端向上運動,進而可以使得監控攝像頭401向下傾斜,能夠更加清晰地拍攝到車牌信息,而第三電動推桿305帶動監控攝像頭401靠近攝像頭的一端向上運動,進而使得監控攝像頭401向上傾斜,對較高處的景象進行拍攝監控,以便于對侵占車位的車主形象進行拍攝;監控機構4包括監控攝像頭401、紅外探頭402、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和警報喇叭404,監控攝像頭401與第二電動推桿304的輸出端活動連接,監控攝像頭401與第三電動推桿305的輸出端活動連接,紅外探頭402固定安裝在調節箱201的前端,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固定安裝在紅外探頭402的左側,警報喇叭404固定安裝在紅外探頭402的右側,通過設置監控機構4,監控攝像頭401和紅外探頭402可以使得本裝置在夜間也能清晰地進行監控,當監控攝像頭401和紅外探頭402拍攝到除車主車牌號以外的車牌號進入車位時,會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再由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控制打開警報喇叭404,對侵占車位的車主進行警告,并且通過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將監控視頻信息遠程發送到車主的手機或者電腦上,以便于車位主人隨時掌握車位信息;感應機構6包括感應條601和地磁車輛檢測器602,感應條601固定安裝在安裝板1的下端,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固定安裝在感應條601的前端,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呈等距排布,通過設置感應機構6,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對車位附近的車輛信息進行檢測,當有車輛經過時,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此時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控制打開攝像頭和紅外探頭402,以便于在有車輛經過時才進行監控,無車輛經過時關閉攝像頭和紅外探頭402,更加省電;
30.通風機構5包括進風口501、第一防塵網502、出風口503、第二防塵網504、第二從動齒輪505、第二從動軸506、第一傘齒輪507、第二傘齒輪508、從動桿509、第一傳動齒輪510、傳動鏈條511、第二傳動齒輪512、轉軸513和風扇514,進風口501固定設置在調節箱201的右端,第一防塵網502固定安裝在進風口501的內端,出風口503固定設置在調節箱201的左端,第二防塵網504固定安裝在出風口503的內端,通過設置通風機構5,進風口501方便空氣進入,出風口503便于氣流流出,第一防塵網502和第二防塵網504可以防止外部灰塵大量進入裝置內部;第二從動齒輪505活動安裝在第一從動齒輪205的右端,第一從動齒輪205與第二從動齒輪505相嚙合,第二從動軸506固定安裝在第二從動齒輪505的下端,第二從動軸506與調節箱201活動連接,通過設置第二從動齒輪505,第一從動齒輪205帶動第二從動齒輪505轉動,進而可以帶動第二從動軸506轉動;第一傘齒輪507固定安裝在第二從動軸506的外端,第二傘齒輪508活動安裝在第一傘齒輪507的右端,第一傘齒輪507與第二傘齒輪508相嚙合,從動桿509固定安裝在第二傘齒輪508的右端,通過設置第一傘齒輪507,第二從動軸506帶動第一傘齒輪507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傘齒輪508和從動桿509轉動;第一傳動齒輪510固定安裝在從動桿509的右端,傳動鏈條511旋轉安裝在第一傳動齒輪510的外端,第二傳動齒輪512活動安裝在傳動鏈條511內端的上方,轉軸513固定安裝在第二傳動齒輪512的左端,風扇514固定安裝在轉軸513的左端,通過設置風扇514,從動桿509帶動第一傳動齒輪510轉動,進而帶動傳動鏈條511以及第二傳動齒輪512轉動,最終可以帶動轉軸513和風扇514轉動,加速調節箱201內部氣流的流通,方便調節箱201進行散熱。
31.工作原理:首先,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對車位附近的車輛信息進行檢測,當有車輛經過時,地磁車輛檢測器602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此時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控制打開攝像頭和紅外探頭402,以便于在有車輛經過時才進行監控,無車輛經過時關閉攝像頭和紅外探頭402,驅動電機202帶動傳動軸203轉動,從而帶動主動齒輪204轉動,進而帶動第一從動齒輪205和第一從動軸206轉動,最終可以調節監控攝像頭401的轉動角度,第一電動推桿302帶動支撐板303上下運動,進而可以帶動監控攝像頭401上下運動,調節監控攝像頭401的高度,第二電動推桿304帶動監控攝像頭401原理攝像頭的一端向上運動,進而可以使得監控攝像頭401向下傾斜,能夠更加清晰地拍攝到車牌信息,而第三電動推桿305帶動監控攝像頭401靠近攝像頭的一端向上運動,進而使得監控攝像頭401向上傾斜,對較高處的景象進行拍攝監控,以便于對侵占車位的車主形象進行拍攝,當監控攝像頭401和紅外探頭402拍攝到除車主車牌號以外的車牌號進入車位時,會將信號傳輸給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再由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控制打開警報喇叭404,對侵占車位的車主進行警告,并且通過信號接發控制面板403將監控視頻信息遠程發送到車主的手機或者電腦上,以便于車位主人隨時掌握車位信息,此外,第一從動齒輪205帶動第二從動齒輪505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從動軸506轉動,從而帶動第一傘齒輪507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傘齒輪508和從動桿509轉動,從動桿509帶動第一傳動齒輪510轉動,進而帶動傳動鏈條511以及第二傳動齒輪512轉動,最終可以帶動轉軸513和風扇514轉動,加速調節箱201內部氣流的流通,方便調節箱201進行散熱。
32.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