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牙刷。
背景技術:2.公知有適當的口腔清掃有助于良好的口腔環境的維持。據認為,在高齡社會中,良好的口腔環境的維持可提高口腔功能水平,高齡者的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降低。一般地,臼齒的清掃最容易不充分,其主要原因在于刷毛難以到達臼齒。
3.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牙刷,其通過厚度3mm左右的薄型刷頭來提高口腔內的臼齒等狹窄部位的刷洗容易性。然而,刷頭部的薄型化,由于在植毛時開裂、白化之類的風險提高,因此存在限制。另外,在刷牙時不僅是牙刷的頭部而且頸部也進入口腔內,因此僅通過頭部的薄型化,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是不充分的。
4.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使頸部變細的牙刷。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使頭部的前端傾斜而容易刷洗臼齒的牙刷。在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一種使手柄部具有傾斜而提高操作性的牙刷。
5.[現有技術文獻]
[0006]
[專利文獻]
[0007]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118169號公報
[0008]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20-74983號公報
[0009]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1-30950號公報
[0010]
專利文獻4:wo第2017/155039號
技術實現要素:[0011]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2]
然而,在專利文獻2的牙刷中,由于從頭部起到手柄部之間為直線狀,因此在刷洗臼齒時頸部容易與嘴唇接觸,使用者容易感到不舒服。這對于高齡者等難以大張嘴的使用者而言是顯著的,成為針對刷牙的不快感增加、抵抗意識提高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專利文獻3、4這樣的牙刷中,在刷洗臼齒時也無法充分地抑制頸部與嘴唇接觸,使用者有時會感到不舒服。
[001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使用時不容易與嘴唇接觸、操作性優異且容易刷洗臼齒的牙刷。
[0014]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0015]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方式。
[0016]
[1]一種牙刷,其具備手柄體,該手柄體具備:具有植毛面的頭部、設置于所述頭部的后端側的手柄部以及將所述頭部和所述手柄部連接的頸部,在形成于所述植毛面的植毛孔中植入有毛束,其中,
[0017]
在側面視角中,正面側的所述頸部與所述手柄部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h1,穿過所
述頭部的背面的直線k與從所述點h1起相對于所述直線k下引的垂線之間的交點設為點p1時,
[0018]
所述點h1與所述點p1之間的距離y1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所述頭部的前端與所述點p1之間的距離x1之比為0.25以上。
[0019]
[2]根據[1]中記載的牙刷,其中,在側面視角中,正面側的所述頭部與所述頸部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q1,
[0020]
在直線k方向上,以所述點q1與所述點h1之間的距離為基準,所述頸部的所述頭部側的60%的區域設為區域r1,所述頸部的所述手柄部側的40%的區域設為區域r2,
[0021]
正面側的所述區域r1與所述區域r2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q2時,
[0022]
所述點q2與所述直線k之間的距離b相對于所述點q1與所述直線k之間的距離a之比為1.8以下,
[0023]
所述距離y1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所述點q2與所述點h1之間的距離c之比為1.1以上。
[0024]
[3]根據[1]或[2]中記載的牙刷,其中,
[0025]
所述距離y1為22mm以上,
[0026]
所述手柄體的直線k方向的后端設為點h2時,在側面視角中,
[0027]
與直線k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點h1與所述點h2之間的距離y3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所述點h1與所述點h2之間的距離x3之比為0.15以上且0.23以下。
[0028]
[4]根據[3]中記載的牙刷,其中,在側面視角中,所述直線k上的所述頭部的前端的位置設為點p0,所述直線k與從所述點h2起相對于所述直線k下引的垂線之間的交點設為點p2,連結所述點p2與所述點h2的直線上的、與所述點p2相距所述距離y1的位置設為點h3時,
[0029]
由所述點p0、所述點p1和所述點h1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s1為800mm2以上,
[0030]
由所述點h1、所述點h2和所述點h3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s2為1000mm2以上,
[0031]
并且滿足s2>s1。
[0032]
[5]根據[4]中記載的牙刷,其中,所述點h2與所述直線k之間的距離y2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所述點p0與所述點p2之間的距離x2之比為0.20以上且0.28以下。
[0033]
[6]根據[1]至[5]中任一項記載的牙刷,其中,
[0034]
在側面視角中,從所述點h1起相對于所述直線k下引的垂線與所述手柄體的背面之間的接點設為點p3時,
[0035]
所述點p1與所述點p3之間的距離y4為5.0mm以上。
[0036]
[7]根據[5]中記載的牙刷,其中,距離y2為44mm以上。
[0037]
[實用新型的效果]
[0038]
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一種在使用時不容易與嘴唇接觸、操作性優異、容易刷洗臼齒的牙刷。
附圖說明
[0039]
圖1是實施方式的牙刷的側面視圖。
[0040]
[符號說明]
[0041]
1 牙刷
[0042]
2 手柄體
[0043]
3 頭部
[0044]
3a 植毛面
[0045]
3b 背面
[0046]
4 手柄部
[0047]
5 頸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8]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牙刷的實施方式的一例進行說明。此外,以下的實施方式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式,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能夠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任意地變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圖中,為了容易理解各結構,使實際的構造與各構造中的比例尺、數量等不同。
[0049]
如圖1所示,實施方式的牙刷1具備手柄體2。手柄體2具備:具有植毛面3a的頭部3、設置在頭部3的后端側的手柄部4、以及將頭部3和手柄部4連接的頸部5。牙刷1通過在形成于頭部3的植毛面3a的植毛孔中植入毛束而形成植毛部,能夠進行牙齒的刷掃。牙刷1作為高齡者等的護理用的牙刷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特別有用。
[0050]
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后述的頭部3的設置有植毛面3a的一側(植毛面側)設為牙刷1的正面側,將頭部3的與植毛面3a所面對的一側相反的一側設為牙刷1的背面側。除此之外,將手柄體2所延伸的方向設為長軸方向,將與植毛面3a平行并且與長軸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牙刷1的寬度方向,將與植毛面3a正交的方向設為牙刷1的厚度方向。另外,將頭部3被設置的一側(頭部側)設為前端側,將手柄部4被設置的一側(手柄部側)設為后端側。
[0051]
頭部3與頸部5之間的邊界是,頭部3的正面視角下的形狀中的、頸部5側的切角的寬度減少的終點,即,形成上述切角的一對外緣的寬度的變化從減少轉變為恒定或擴大的位置。此外,頭部3與頸部5之間的邊界在正面視角下的形狀中不明確的情況下,在長軸方向上,將相對于手柄體2的全長與手柄部4的前端相距16%的位置設為頭部3與頸部5之間的邊界。
[0052]
關于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在正面視角中,從頸部5到手柄部4之間,將沿著形成頸部5的外緣的曲線的圓的中心從手柄體2的外側變化為內側的拐點(形成頸部5的外緣的向內側凸出的曲線變化為向外側凸出的曲線的拐點)設為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此外,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在正面視角下的形狀中不明確的情況下,在長軸方向上,將相對于手柄體2的全長與手柄部4的前端相距41%的位置設為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
[0053]
作為構成手柄體2的樹脂,可僅使用硬質樹脂,或者可僅使用軟質樹脂,或者可使用硬質樹脂和軟質樹脂雙方。在抑制刷掃時的撓曲量的方面,優選作為構成手柄體2的樹脂,僅使用硬質樹脂。構成手柄體2的樹脂可以為1種,也可以為2種以上。
[0054]
作為硬質樹脂,例如,能夠例示聚丙烯(pp)、聚縮醛(pom)、聚對苯二甲酸亞環己基二亞甲基酯(pct:polycyclohexylene 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另外,也可以使用生物降解性樹脂、植物來源樹脂、紙配混樹脂、植物配混樹脂等。其中,在成
形性優異、成本方面有利的方面,優選pp。在透明性高、在刷掃時食物殘渣的可視性優異、外觀良好的方面,優選pct、pc。
[0055]
作為軟質樹脂,例如,能夠例示烯烴系彈性體、苯乙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氨酯系彈性體。
[0056]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定義以下的點和區域。
[0057]
將正面側的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h1。將穿過頭部3的背面3b的直線k與從點h1起相對于直線k下引的垂線之間的交點設為點p1。將正面側的頭部3與頸部5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q1。在直線k方向上,以點q1與點h1之間的距離為基準,將頸部5的頭部3側的60%的區域設為區域r1,將頸部5的手柄部4側的40%的區域設為區域r2。將正面側的區域r1與區域r2之間的邊界點設為點q2。將手柄體2的直線k方向的后端設為點h2。將直線k上的頭部3的前端的位置設為點p0。將直線k與從點h2起相對于直線k下引的垂線的交點設為點p2。將連結點p2和點h2的直線上的、與點p2相距距離y1的位置設為點h3。其中,上述距離y1為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的點h1與點p1的距離。將從點h1起相對于直線k下引的垂線與手柄體2的背面2a之間的接點設為點p3。將頸部5的背面5a中的與直線k接觸的最后端側的位置設為點p4。將連結點h1和點h2的線段q的中點設為點h4。
[0058]
頭部3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正面視角下為大致矩形狀。
[0059]
頭部3的長度優選為29.0mm以上且36.0mm以下,更優選為27.0mm以上且31.0mm以下。頭部3的長度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頭部3不會變得過小,能夠高效地刷洗臼齒。頭部3的長度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即使是大的頭部3也能夠抑制因口腔接觸引起的不快感,并且高效地刷洗臼齒。
[0060]
頭部3的最大寬度優選為11.0mm以上且15.0mm以下,更優選為10.0mm以上且13.0mm以下。頭部3的最大寬度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頭部3不會變得過小,能夠高效地刷洗臼齒。頭部3的最大寬度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即使是大的頭部3也能夠抑制因口腔接觸引起的不快感,并且高效地刷洗臼齒。
[0061]
頭部3的最大厚度優選為2.0mm以上且4.0mm以下,更優選為2.5mm以上且3.5mm以下。頭部3的最大厚度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容易兼得頭部3的強度的確保和良好的口腔內操作性。頭部3的最大厚度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即使是厚的頭部3也能夠抑制因口腔接觸引起的不快感,并且高效地刷洗臼齒。
[0062]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點h1與點p1之間的距離y1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頭部3的前端與點p1之間的距離x1之比(y1/x1)為0.25以上,優選為0.27以上且0.35以下。y1/x1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利用牙刷1刷洗臼齒時手柄體2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不快感。特別是在高齡者等的護理中被護理者的不快感降低,對刷牙的抵抗意識變低,因此容易維持良好的口腔環境。另外,手柄體2的點h1的部分在刷牙時還可實現阻擋器(stopper)的作用,護理者在感覺上容易理解可將牙刷1向口腔內插入到何處為止。并且,抑制護理者無意中使手指接近被護理者的嘴邊,因此對于手指被咬住的不安感也降低。y1/x1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向臼齒的插入性和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63]
距離x1優選為70mm以上且90mm以下。距離x1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能夠確保向臼齒的到達性。距離x1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適度地確保頭部3與所握持
的部位之間的距離,因此護理者在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能夠對刷洗的部位適當地施加力,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64]
距離y1優選為22mm以上,更優選為22mm以上且30mm以下。距離y1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刷洗臼齒時手柄體2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不快感。距離y1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向臼齒的插入性和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65]
點q2與直線k之間的距離b相對于點q1與直線k之間的距離a之比(b/a)優選為1.8以下,更優選為1.0以上且1.7以下。b/a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隨著頸部5向手柄部4側延伸而厚度增加,因此能夠確保頸部5的強度。b/a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抑制頸部5的背面與口腔的接觸,并且確保頭部3的向臼齒的到達性。
[0066]
距離a優選為2.5mm以上且3.5mm以下。距離a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能夠確保頸部5的強度。距離a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抑制頸部5的背面與口腔的接觸,并且確保向臼齒的到達性。
[0067]
距離b優選為2.5mm以上且5.0mm以下。距離b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頭部3的向臼齒的到達性提高。距離b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抑制頸部5的背面與口腔的接觸,并且確保頭部3的向臼齒的到達性。
[0068]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距離y1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點q2與點h1之間的距離c之比(y1/c)優選為1.1以上,更優選為1.1以上且1.4以下。y1/c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頸部5的區域r2的角(angle)形狀會實現向齒列的引導功能、以及預防過度進入口腔內的阻擋器功能,因此能夠降低進行高齡者等他人的刷牙時的不安感。y1/c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69]
距離c優選為18mm以上且22mm以下。距離c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頸部5實現阻擋器的作用時能夠抑制護理者的手不必要地接近被護理者的口腔。距離c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另外,能夠適度地確保頭部3與所握持的部位之間的距離,因此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能夠對所刷洗的部位適當地施加力,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70]
直線k方向上的點q1與點q2之間的距離d優選為27mm以上且33mm以下。距離d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能夠確保頭部3的向臼齒的到達性。距離d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適度地確保頭部3與所握持的部位之間的距離,因此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能夠對所刷洗的部位適當地施加力,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71]
頸部5的長度、即距離c與距離d的合計優選為45mm以上且55mm以下。
[0072]
在牙刷1的正面視角中,頸部5的最小寬度即點q1的寬度優選為3.0mm以上且5.0mm以下,更優選為3.5mm以上且4.5mm以下。另外,點q2的寬度優選為5.0mm以上且7.0mm以下,更優選為5.5mm以上且6.5mm以下。此外,點h1的寬度優選為10.0mm以上且14.0mm以下,更優選為11.0mm以上且13.0mm以下。
[0073]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與直線k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點h1與點h2之間的距離y3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點h1與點h2之間的距離x3之比(y3/x3)優選為0.15以上且0.23以下,更優選為0.17以上且0.21以下。y3/x3處于上述范圍內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不需要根據刷洗部位來改變手腕的角度,手腕的角度也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1在口腔內的
的活動容易性提高。
[0074]
距離x3優選為90mm以上且130mm以下。距離x3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能夠確保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距離x3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和處理容易性提高。
[0075]
距離y3優選為15mm以上且25mm以下。距離y3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不需要根據刷洗部位來改變手腕的角度,牙刷1在口腔內的的活動容易性提高。距離y3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手腕的角度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1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提高。
[0076]
在牙刷1中,優選地,在側面視角中,由點p0、點p1和點h1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s1為800mm2以上,由點h1、點h2和點h3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s2為1000mm2以上,并且滿足s2>s1。由此,手柄體2的頸部5的部分的形狀成為在刷洗臼齒時沿著臼齒的齒列之類的形狀,因此容易判斷可將牙刷1的手柄體2向口腔內放入到哪里為止,降低使用者刷洗他人的臼齒時的不安感,并且降低頸部5與嘴唇的接觸。
[0077]
面積s1優選為800mm2以上,更優選為850mm2以上且1200mm2以下。面積s1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刷洗臼齒時手柄體2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不快感。面積s1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向臼齒的插入性和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78]
面積s2優選為1000mm2以上,優選為1100mm2以上且1500mm2以下。面積s2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不需要根據刷洗部位來改變手腕的角度,牙刷在口腔內的的活動容易性提高。面積s2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手腕的角度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在口腔內的的活動容易性提高。
[0079]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點h2與直線k之間的距離y2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點p0與點p2之間的距離x2之比(y2/x2)優選為0.20以上且0.28以下,更優選為0.22以上且0.26以下。y2/x2處于上述范圍內時,則手柄體2的頸部5的部分的形狀成為沿著齒列之類的形狀,因此容易判斷可將牙刷1的手柄體2向口腔內放入到哪里為止,降低使用者刷洗他人的臼齒時的不安感,并且降低頸部5與嘴唇的接觸。
[0080]
距離x2優選為180mm以上且200mm以下。距離x2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通過能夠確保適當的頸部5的長度,從而臼齒的到達性提高。另外,通過能夠確保適當的手柄部4的長度,由此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和處理容易性提高。距離x2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適度地確保頭部3與所握持的部位之間的距離,因此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能夠對刷洗的部位適當地施加力,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另外,通過能夠確保適當的手柄部4的長度,由此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和處理容易性提高。
[0081]
距離y2優選為40mm以上,更優選為44mm以上且55mm以下。y2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不需要使手腕大幅地彎曲,減輕使用者的負擔。距離y2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另外,手腕的角度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1在口腔內的的活動容易性提高。而且,不會遮擋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時的視野,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82]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點p1與點p3之間的距離y4優選為5.0mm以上,更優選為6.0~15.0mm。距離y4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頸部5成為向正面側大幅地彎曲的形狀,以使得在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部分的背面側形成充分的空間,因此即使握持著手柄部4的手向頭部3側滑動,也容易停止在頸部5的部分。因此,降低在護理時使用者的手指錯誤地進入被護理者的口腔內的風險。另外,在刷洗牙齒時手柄體2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不快感。距離y4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向臼齒的插入性和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83]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直線k與通過點p3和點p4的直線m所成的角度θ優選為25度以上且40度以下。上述角度θ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頸部5成為向正面側大幅地彎曲的形狀,以使得在頸部5與手柄部4之間的邊界部分的背面側形成充分的空間,因此即使握持著手柄部4的手向頭部3側滑動,也容易停止在頸部5的部分。因此,降低在護理時使用者的手指錯誤地進入被護理者的口腔內的風險。另外,在刷洗牙齒時手柄體2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使用者的不快感。上述角度θ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刷洗臼齒時頸部5成為沿著臼齒的齒列的形狀,向臼齒的插入性和臼齒的刷洗容易性提高。
[0084]
通常,在使用時手柄部4中的、相對于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連結點h1和點h2的線段q的全長、與線段q的中點(點h4)在前后分別相距15%的區域被握持。因此,通過控制手柄體2中的點h4的位置,藉此進一步提高牙刷1的操作性。
[0085]
在牙刷1的側面視角中,與直線k垂直的方向上的點h1與點h4之間的距離y5相對于直線k方向上的點h1與點h4之間的距離x5之比(y5/x5)優選為0.10以上且0.18以下,更優選為0.12以上且0.16以下。y5/x5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不需要根據刷洗部位來改變手腕的角度,牙刷1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提高。y5/x5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手腕的角度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1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提高。
[0086]
距離x5優選為45.0mm以上且65.0mm以下。距離x5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能夠確保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距離x5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手柄部4的握持容易性和處理容易性提高。
[0087]
距離y5優選為7.0mm以上且12.0mm以下,更優選為5.0mm以上且10.0mm以下。距離y5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不需要根據刷洗部位來改變手腕的角度,牙刷1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提高。距離y5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在護理者刷洗被護理者的牙齒時手腕的角度不會變得過緊,因此牙刷1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提高。
[0088]
對將毛束植入形成于頭部3的植毛面3a的植毛孔中的方式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下述方式:將多根刷毛(filament)束起并一折為二,在其間夾著稱為扁平線(flatplate)的金屬制的防脫用具(未圖示),將其打入植毛孔中。
[0089]
植毛孔的數量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為20個以上且40個以下。植毛孔10的配置圖案不限于本實施方式的圖案,能夠適當地設計。
[0090]
植毛孔10的直徑優選為1.0mm以上且1.5mm以下。
[0091]
作為構成毛束的刷毛,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直形(straight)毛、其直徑朝向毛前端而逐漸變小的刷毛(錐形毛)、前端分支毛。其中,在容易除去食物殘渣的方面,
優選直形毛。
[0092]
作為刷毛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聚酰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烯烴(聚丙烯等)、苯乙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氨酯系彈性體。
[0093]
刷毛的以植毛面為基準計的毛高度(日語:毛丈)優選為6.0mm以上且10.0mm以下,更優選為7.0mm以上且9.0mm以下。毛高度為上述范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毛的接觸感變得柔和,能夠降低被護理者感到的不快感。毛高度為上述范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能夠確保適度的毛的撓曲,能夠可靠地除去食物殘渣。
[0094]
刷毛直徑優選為3.0mil以上且7.0mil以下,更優選為3.5mil以上且6.0mil以下。
[0095]
牙刷1的制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作為手柄體2的成形方法,能夠例示注射成形、吹塑成形,優選注射成形。作為注射成形的流道(runner),可為冷流道,或者可為熱流道,優選熱流道。注射成形的澆口(gate)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直接澆口(directgate)。
[0096]
像以上說明的那樣,在本實用新型的牙刷中,y1/x1被控制在適當的范圍,手柄體中的頸部向正面側大幅地彎曲,因此在使用時手柄體不容易與嘴唇接觸,能夠降低不快感。另外,牙刷在口腔內的操作性優異,因此即使在進行高齡者等被護理者的刷牙的情況下也能夠穩定地操作牙刷,也能夠容易地刷洗臼齒。
[0097]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牙刷不限于上述的牙刷1。
[0098]
[實施例]
[0099]
以下,通過實施例而具體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不被以下的記載限定。
[0100]
[實施例1~9]
[0101]
以與圖1所示的牙刷相同的方式,根據表1所示的規格,制成實施例1~9的牙刷。作為構成手柄體的樹脂,使用聚丙烯。在頭部的植毛面上以格子排列的圖案形成30個植毛孔(直徑1.5mm),通過扁平線式植毛而植入將46根/孔的由尼龍形成的直形毛(毛高度:8.0mm、刷毛直徑:5.0mil)束起而成的毛束。
[0102]
[比較例1~4]
[0103]
除了變更為表1所示的規格以外,制成與實施例1~9相同的牙刷。
[0104]
[評價方法]
[0105]
對于各例的牙刷,進行以下的評價。
[0106]
(1)嘴唇接觸的不快感
[0107]
護理者利用各例的牙刷來清掃10個被護理者(受驗者)的口腔內(特別是臼齒),按照以下的基準來評價因牙刷與嘴唇的接觸而導致的不快感。將10個受驗者的平均分為4.5分以上設為“a”,將4.0分以上且小于4.5分設為“b”,將3.0分以上且小于4.0分設為“c”,將2.0分以上且小于3.0分設為“d”,將小于2.0分設為“e”。
[0108]
(評價基準)
[0109]
5分:完全感覺不到“嘴唇接觸的不快感”。
[0110]
4分:不太感覺到“嘴唇接觸的不快感”。
[0111]
3分:對于是否感覺到“嘴唇接觸的不快感”,一般般。
[0112]
2分:稍微感覺到“嘴唇接觸的不快感”。
[0113]
1分:非常感覺到“嘴唇接觸的不快感”。
[0114]
(2)牙刷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
[0115]
10個護理者(受驗者)利用各例的牙刷清掃被護理者的口腔內,按照以下的基準來評價此時的牙刷在口腔內的的活動容易性。將10個受驗者的平均分為4.5分以上設為“a”,將4.0分以上且小于4.5分設為“b”,將3.0分以上且小于4.0分設為“c”,將2.0分以上且小于3.0分設為“d”,將小于2.0分設為“e”。
[0116]
(評價基準)
[0117]
5分:在口腔內非常容易活動牙刷。
[0118]
4分:在口腔內相當容易活動牙刷。
[0119]
3分:對于“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一般般。
[0120]
2分:在口腔內稍微不容易活動牙刷。
[0121]
1分:在口腔內非常不容易活動牙刷。
[0122]
(3)臼齒的刷洗容易性
[0123]
10個護理者(受驗者)利用各例的牙刷清掃被護理者的口腔內,按照以下的基準來評價此時的臼齒的刷洗容易性。將10個受驗者平均分為4.5分以上設為“a”,將4.0分以上且小于4.5分設為“b”,將3.0分以上且小于4.0分設為“c”,將2.0分以上且小于3.0分設為“d”,將小于2.0分設為“e”。
[0124]
(評價基準)
[0125]
5分:臼齒非常容易刷洗。
[0126]
4分:臼齒相當容易刷洗。
[0127]
3分:對于“臼齒的刷洗容易性”,一般般。
[0128]
2分:臼齒稍微不容易刷洗。
[0129]
1分:臼齒非常不容易刷洗。
[0130]
在表1中表示各例的牙刷的規格和評價結果。
[0131]
[表1]
[0132][0133]
如表1所示,在y1/x1為0.25以上的實施例1~9的牙刷中,嘴唇接觸的不快感、牙刷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臼齒的刷洗容易性的評價都為良好的結果。
[0134]
另一方面,在y1/x1小于0.25的比較例1~4的牙刷中,嘴唇接觸的不快感、牙刷在口腔內的活動容易性、臼齒的刷洗容易性都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