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屬于鞋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水鞋套。
背景技術:2.防水鞋套又名雨鞋套或防雨鞋套,是一種雨雪天保護鞋子的工具,它方便易攜,替代了雨靴笨重不易攜帶的缺點,是都市生活的必備用品,它采用全天然橡膠添加新型耐磨防滑材料,結合雨膠鞋和-次性塑料鞋套的功能設計而成。
3.然而目前現有的防水鞋套功能比較單一,只適用于平底鞋使用,對于女式高跟鞋并不適用,女式高跟鞋的高跟占據著鞋套內部大量空間,使得防水鞋套與高跟鞋搭配不合腳,不僅影響穿戴的舒適度,還容易的導致防水鞋套溜跟,此外,鞋套的設計都是較為肥大的,因此在穿戴后總是松垮垮的,影響穿戴舒適度,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防水鞋套。
技術實現要素: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水鞋套,旨在解決的女式高跟鞋與防水鞋套之間穿戴不適用的問題。
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水鞋套,包括:鞋套本體;設于所述鞋套本體底面的鞋底;開設于所述鞋底后跟區域的通孔;及設于所述通孔內的高跟收納組件,用于套收女式高跟鞋的高跟,以使所述鞋底的后跟面與所述女式高跟鞋的后跟底面貼合。
6.優選地,高跟收納組件包括:嵌于所述通孔內側的固定環;設于所述固定環上端的連接環,所述連接環的內壁下端連接有橡膠套;及設于所述連接環下端的擰蓋。
7.優選地,所述通孔為“工”字形的臺階孔。
8.優選地,所述通孔的中部最小孔徑長度與所述固定環的長度大小相同,所述固定環外壁與所述通孔的中部通過強力膠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環的內壁設有內螺紋。
9.優選地,所述連接環的下端設有外螺紋,所述連接環的下端與所述固定環的內壁上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所述連接環的上端圓環與所述通孔的上端槽孔大小相匹配。
10.優選地,所述擰蓋的上端外壁設有外螺紋,所述擰蓋的上端與所述固定環的內壁下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所述擰蓋的下端圓盤與所述通孔的下端槽孔大小相匹配。
11.優選地,所述鞋套本體上端且位于腳脛處設有第一綁帶,所述鞋套本體下端且位于腳踝處設有第三綁帶,所述鞋套本體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一綁帶和第三綁帶之間設有第二綁帶,所述鞋套本體的后跟處設有第四綁帶。
12.優選地,所述第一綁帶、所述第二綁帶、所述第三綁帶及所述第四綁帶的自由端與所述鞋套本體通過魔術貼固定連接。
13.優選地,所述鞋底的底面且位于腳掌處設有防滑條紋。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鞋底處增設了高跟收納組件,使得該防水鞋套不僅適用于平底鞋用戶穿戴,也適用女式高跟鞋用戶的穿戴,該高跟收納組件與鞋套之間的密封性較強,
可防水雨水進入鞋套內,此外,該高跟收納組件便于拆裝更換,對于更換橡膠套十分便捷;
16.2.通過在鞋套本體上對應人體腳脛、腳踝及腳后跟處設置了四條綁帶,這四條綁帶的自由端均與鞋套本體通過魔術貼固定,該種設計便于將防水鞋套裹緊,使得防水鞋套與用戶的鞋子緊密貼合,提高用戶穿戴的舒適度,不會因為防水鞋套寬大松垮影響穿戴使用。
附圖說明
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18.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結構示意圖;
19.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跟收納組件拆裝結構示意圖;
20.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a區域放大結構示意圖;
21.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底面結構示意圖;
22.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擰蓋結構示意圖。
23.圖中:1、鞋套本體;2、鞋底;3、通孔;4、高跟收納組件;401、固定環;402、連接環;403、橡膠套;404、擰蓋;5、第一綁帶;6、第二綁帶;7、第三綁帶;8、第四綁帶;9、防滑條紋。
具體實施方式
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水鞋套,如圖1-6所示,包括:鞋套本體1;設于鞋套本體1底面的鞋底2;開設于鞋底2后跟區域的通孔3;及設于通孔3內的高跟收納組件4,用于套收女式高跟鞋的高跟,以使鞋底2的后跟面與女式高跟鞋的后跟底面貼合。
25.在本實施例中,防水鞋套包括鞋套本體1、鞋底2、通孔3及高跟收納組件4,鞋套本體1的底部是加厚的鞋底2,鞋底2為橡膠材質,通過在鞋底2的后跟區開設了通孔3,并在通孔3內設置了高跟收納組件4,當使用者穿戴高跟鞋時,可將高跟鞋的高跟套接到高跟收納組件4中,進而鞋底2的后跟區域可以與高跟鞋后跟緊密貼合,使得整個防水鞋套呈高跟鞋狀,適用于高跟鞋的穿搭,提高了穿戴的舒適度,且不會掉跟,該種防水鞋套對平底鞋和高跟鞋都很適用,極大的提高防水鞋套的使用范圍。
2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高跟收納組件4包括:嵌于通孔3內側的固定環401;設于固定環401上端的連接環402,連接環402的內壁下端連接有橡膠套403;及設于連接環402下端的擰蓋404。
27.在本實施例中,高跟收納組件4包括固定環401、連接環402、橡膠套403及擰蓋404,固定環401設于通孔3內固定,連接環402和擰蓋404分別連接固定環401的上下端,橡膠套403設于連接環402的內壁下端,不使用該功能時,橡膠套403收納在連接環402和擰蓋404之間,當需要使用該功能時,可通過打開擰蓋404,使得橡膠套403從鞋底2漏出,進而將高跟插入橡膠套403內即可。
2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通孔3為“工”字形的臺階孔;通孔3的中部最小孔徑長度與固定環401的長度大小相同,固定環401外壁與通孔3的中部通過強力膠固定連接,固定環401的內壁設有內螺紋。
29.在本實施例中,通孔3是上下內徑大中間內徑小的臺階空槽,將固定環401嵌入通孔3中部外徑最小區域,并通過強力膠水令固定環401固定在通孔3中部內,固定環401是塑
膠材質的圓柱形環體,固定環401的作用不僅是為了連接連接環402和擰蓋404,還可對橡膠套403提供收納空間。
3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連接環402的下端設有外螺紋,連接環402的下端與固定環401的內壁上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連接環402的上端圓環與通孔3的上端槽孔大小相匹配;擰蓋404的上端外壁設有外螺紋,擰蓋404的上端與固定環401的內壁下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擰蓋404的下端圓盤與通孔3的下端槽孔大小相匹配。
31.在本實施例中,固定環401的上下端分別與連接環402的下端和擰蓋404的上端螺紋連接,當連接環402和擰蓋404都擰緊在固定環401上時,連接環402的上端圓環和擰蓋404的下端圓盤都緊貼在通孔3上下端的臺階孔上,鞋底2是橡膠材質的,因此連接環402和擰蓋404擰緊在固定環401時,可確保通孔3與高跟收納組件4之間的密封性。
3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鞋套本體1上端且位于腳脛處設有第一綁帶5,鞋套本體1下端且位于腳踝處設有第三綁帶7,鞋套本體1的中部并位于第一綁帶5和第三綁帶7之間設有第二綁帶6,鞋套本體1的后跟處設有第四綁帶8;第一綁帶5、第二綁帶6、第三綁帶7及第四綁帶8的自由端與鞋套本體1通過魔術貼固定連接。
33.在本實施例中,在鞋套本體1對應人體腳脛、腳踝及腳后跟處設置了四條綁帶,這四條綁帶的自由端均與鞋套本體1通過魔術貼固定,該種設計便于將防水鞋套裹緊,使得防水鞋套與用戶的鞋子緊密貼合,提高用戶穿戴的舒適度,不會因為防水鞋套寬大松垮影響穿戴使用。
3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較佳實施例中,如圖1-6所示,鞋底2的底面且位于腳掌處設有防滑條紋9。
35.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橡膠材質的鞋底2底面的前腳掌處增設了防滑條紋9,可提高防水鞋套的防滑性。
36.本技術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裝置,可通過其他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防水鞋套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之間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信或者其它的形式。
37.上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梢愿鶕嶋H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38.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進行限制。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谶@些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