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自動收料機構及其鞋底切割機。
背景技術:2.鞋底作為鞋子重要的支撐部分,是進行鞋子制作的基礎步驟,鞋底加工的方式很多,有傳統的劃線剪切,也有壓模切割等方式。
3.現有的鞋底切割機,即使是激光切割機,在切出數量眾多的鞋底底材后,通過人工方式統一收集,之后將剩余的廢料也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收集清理,效率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底自動收料機構及其鞋底切割機。這種鞋底自動收料機構能夠在壓模切出鞋底后自動對鞋底底材進行收料,全程自動化進行,無需人工收集鞋底底材,效率較高。
5.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6.一種鞋底自動收料機構,包括多個收料盒,多個所述收料盒共同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中部套設有轉動齒輪,所述轉動齒輪嚙合有齒輪桿,所述齒輪桿一端連接有彈簧。
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齒輪桿一端設置有倒角。
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桿外軸承套設有固定架,轉動桿穿過固定架連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連接有抬升氣缸。
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桿穿過抬升板連接有步進電機。
10.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底切割機。這種鞋底切割機能夠在切割時對鞋底面料進行固定,方便切割。
11.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2.一種鞋底切割機,包括機架,機架兩側設置有用于輸送鞋底面料的輸送機構、用于對鞋底面料進行切割,切出鞋底形狀的切割機構、用于在切割時對鞋底面料進行固定的固定機構以及用于對切割出的鞋底進行回收的自動收料機構;
13.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兩個固定板,所述兩個固定板上設置有螺環,兩個所述螺環螺紋方向相反,兩個所述螺環共同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兩端設置有滑移塊,所述滑移塊與機架滑移連接。
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切割機構包括裁切板,所述裁切板上方設置有切刀,所述切刀中部連接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頂部穿過機架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切刀中部設置有吸附風機。
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板與驅動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架,所述驅動桿上設有滑槽,所述連接架上設置有對應的滑塊,所述連接架包括連接桿與直桿,所述直桿與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直桿與連接桿滑移連接。
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自動收料機構中的齒輪桿末端對應設置于連接架
上方。
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兩側的安裝板,所述機架兩側設置有插孔,所述安裝板底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插孔共同插設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板一側設置有輸送架,所述輸送架上設置有多個輸送輥,所述輸送輥連接有輸送電機。
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目的:
19.這種鞋底自動收料機構能夠在壓模切出鞋底后自動對鞋底底材進行收料,全程自動化進行,無需人工收集鞋底底材,效率較高。鞋底切割機能夠在切割時對鞋底面料進行固定,方便切割。
附圖說明
20.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21.圖2為實施例的后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22.圖3為連接架的結構示意圖;
23.圖4為自動收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24.圖5為圖4的爆炸視圖。
25.附圖標記:1、機架;2、輸送機構;21、安裝板;22、插孔;23、安裝槽;24、安裝桿;25、輸送架;26、輸送輥;27、輸送電機;3、切割機構;31、裁切板;32、切刀;33、驅動桿;34、驅動齒輪;35、驅動電機;36、滑槽;4、固定機構;41、固定板;42、螺環;43、螺桿;44、滑移塊;45、把手;46、連接架;461、連接桿;462、直桿;463、直槽;5、自動收料機構;501、收料盒;502、轉動環;503、轉動桿;504、固定架;505、固定盒;506、轉動齒輪;507、齒輪桿;508、彈簧;509、倒角;510、抬升板;511、抬升氣缸;512、步進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27.如圖1所示,一種鞋底切割機,包括機架1。機架1兩側設置有用于輸送鞋底面料的輸送機構2、用于對鞋底面料進行切割,切出鞋底形狀的切割機構3、用于在切割時對鞋底面料進行固定的固定機構4以及用于對切割出的鞋底進行回收的自動收料機構5。
28.1、輸送機構2
29.如圖1、圖2所示,輸送機構2包括設置在機架1兩側的安裝板21。機架1兩側設置有插孔22,安裝板21底部設置有安裝槽23。安裝槽23與插孔22共同插設有安裝桿24。安裝桿24將安裝板21固定在機架1上。安裝板21一側設置有輸送架25。輸送架25上設置有多個輸送輥26。鞋底面料通過交替經過各個輸送輥26進行輸送??拷鼨C架1一側的輸送輥26一端設置有驅動輸送輥26轉動的輸送電機27。輸送電機27帶動輸送輥26轉動,從而對在輸送輥26上的鞋底面料進行輸送。
30.2、切割機構3
31.如圖1、圖2所示,切割機構3包括設置在機架1中部的裁切板31。裁切板31固定連接在機架1中部。裁切板31正上方設置有切刀32,切刀32的形狀可根據不同鞋款的鞋底而設計成相應不同的形狀。切刀32中部連接有驅動桿33。驅動桿33頂部穿過機架1并嚙合有驅動齒
輪34,驅動齒輪34連接有驅動電機35。在驅動電機35的帶動下,驅動桿33可實現上下移動,從而帶動切刀32上下移動。當切刀32移動至裁切板31位置處時,此時裁切板31上放置有輸送而來的鞋底面料時,切刀32將鞋底面料切出鞋底形狀。
32.優化的,切刀32中部設置有吸附風機(圖中未示出),當切出鞋底底材后,吸附電機將鞋底底材吸附在切刀32上,將鞋底底材帶離裁切板31。
33.3、固定機構4
34.如圖1、圖2、圖3所示,固定機構4包括設置在切刀32兩側下方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上均設置有螺環42。兩個螺環42上的螺紋方向相反。兩個螺環42共同螺紋連接有螺桿43。螺桿43兩端與機架1之間設置有滑移塊44。通過滑移塊44夾持在機架1上,使得固定板41能夠在機架1上上下移動。其中,固定板41的作用是,能夠在切刀32切割鞋底面料時對鞋底面料兩側進行固定,防止切割過程中鞋底面料偏移。
35.螺桿43一端穿過滑移塊44連接有把手45。兩個固定板41與驅動桿33之間連接有連接架46。對應的,驅動桿33上設置有滑槽36。連接架46中部設置有對應的滑塊(圖中未示出),滑塊在滑槽36中滑移。當把手45轉動時能夠帶動螺桿43轉動。螺桿43轉動時能夠帶動兩個固定板41相向移動或相對移動。原因是,固定板41的位置被滑塊與滑槽36的配合下無法轉動,因此,在螺桿43轉動時能夠帶動固定板41水平移動。在使用該鞋底切割機前,先用把手45對固定板41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確定好固定板41能夠對應鞋底面料的寬度不同時均能夠固定鞋底面料的兩側。
36.其中,連接架46包括連接桿461與兩根直桿462。兩根直桿462一端分別與兩個固定板41固定連接,另一端在連接桿461上滑移設置,對應的連接桿461上設置有可供兩根直桿462移動的直槽463。該設置使得固定板41能夠不受連接架46的阻礙而水平移動。
37.4、固定機構4與切割機構3之間配合的技術效果
38.如圖所示的初始狀態下,驅動桿33在驅動電機35的作用下下移,帶動切刀32與兩個固定板41同時向下移動。其中,切刀32的位置高于固定板41的位置高度。因此,固定板41先與裁切板31上的鞋底面料抵接,鞋底面料被兩個固定板41共同固定后,輸送電機27停機,此時,驅動桿33繼續下移,使得連接架46上的滑塊在滑槽36中向上滑移,直至切刀32對鞋底面料進行切割。切出鞋底底材后,吸附風機使得鞋底底材被吸附在切刀32中部。
39.驅動電機35反轉,使得驅動桿33反向移動,使得上述過程反向進行,直至切刀32回到原來的位置處。
40.上述過程確定了固定板41先行固定鞋底面料的位置后才使用切刀32進行切割,且上述過程中僅僅通過驅動電機35的帶動即可實現。
41.5、收料機構
42.如圖1、圖4、圖5所示,收料機構包括設置在固定板41與切刀32之間的多個收料盒501。多個收料盒501共同連接有轉動環502。轉動環502中部連接有轉動桿503。初始狀態下,收料盒501如圖所示排布。
43.轉動桿503頂部通過軸承套設有固定架504。固定架504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盒505。轉動桿503中部固定套設有轉動齒輪506,固定盒505內設置有與轉動齒輪506嚙合的齒輪桿507。齒輪桿507與固定盒505之間連接有彈簧508。齒輪桿507另一端置于連接架46的上方。
44.其中,齒輪桿507一端設置有倒角509。
45.當驅動電機35反轉時,帶動切割好的鞋底底材和切刀32上移。當連接架46移動至與齒輪桿507一端抵接時,在倒角509設置下,連接架46推動齒輪桿507向外移動,即向著轉動齒輪506所在的位置移動。齒輪桿507移動時,帶動轉動齒輪506轉動。轉動齒輪506轉動45度,使得收料盒501轉動至切刀32與固定板41之間且處于切刀32的正下方。切刀32中的吸附電機停機,使得切刀32中部附著的鞋底底材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收料盒501中,完成鞋底底材的自動回收。
46.在驅動電機35正轉時,連接架46下移至與齒輪桿507分離時,齒輪桿507在彈簧508的反向作用力下回到原來的位置處,此時,轉動齒輪506反向轉動45度,使得收料盒501回到原來的位置處,防止對切刀32切割產生阻礙。
47.優化的,轉動桿503穿過固定架504的頂部軸承連接有抬升板510。抬升板510一側連接有抬升氣缸511。轉動桿503頂部穿過抬升板510連接有步進電機512。當一個收料盒501中裝了一定數量的鞋底底材后,處于收料盒501上的重力傳感器傳遞信息給抬升氣缸511。抬升氣缸511工作,使得抬升板510上移,從而帶動轉動桿503上移。轉動桿503上移時帶動轉動齒輪506上移,從而脫離齒輪桿507。之后,步進電機512工作,使得轉動齒輪506轉動90度,使得另一個位置處的收料盒501轉動至原收料盒501的位置處。抬升氣缸511反向工作,使得齒輪桿507與轉動齒輪506重新嚙合。
48.另外,齒輪桿507與固定盒505之間應當設置限位塊以使得齒輪桿507固定以及限定齒輪桿507在水平方向上移動,此為現有技術,故不贅述。
49.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