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一種頭發造型器具和一種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加熱單元。加熱的頭發造型器具設計成利用熱作用將頭發形成所需的形狀或樣式,包括卷發、波浪和拉直部分的頭發。特別地,但非排他地,本發明涉及用于直發器器具(也稱為頭發造型熨斗)的加熱單元,并且涉及直發器器具本身。
背景技術:2.直發器通常包括兩個鉸接臂,它們在一端鉸接地附接到彼此,在另一端附接一個或多個加熱板。在兩個臂都具有加熱板的情況下,它們通常位于臂的內部相對表面上。加熱板通常具有頭發接觸表面,其設計成在使用直發器期間與待造型的頭發接觸。這種直發器見于wo2014/056957。
3.用于直發器的加熱板通常由固體金屬、陶瓷或兩者的組合制成。它們還經常彈性地安裝在直發器的臂上,這樣當頭發被壓在兩個臂之間時,它們可以上下移動或輕微晃動。這些彈性安裝件旨在確保壓在加熱板之間的頭發不會受到太大壓力。此外,通過使用彈性安裝件,產品的制造公差也不那么重要。但是,仍然會出現壓力點,這可能會損壞頭發并影響最終造型。
4.為了減少過度壓縮對頭發造成的傷害,直發器設計成加熱板或與加熱板接觸的相對表面被分段,以幫助其順應壓在直發器臂之間的頭發。然而,這樣的方案確實存在一個問題,即在使用直發器期間,頭發束可能被夾在各段之間。因此,分段的加熱板的使用不是完全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并且仍然需要提供一種頭發造型器具,其中頭發在選定的頭發樣本上被均勻加熱,避免任何選定區域的過壓并避免熱量以損壞頭發的方式進入。
5.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的加熱板和頭發造型裝置,其中考慮了這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6.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包括剛性安裝件和安裝在該剛性安裝件內的柔性支撐構件,其中該柔性支撐構件支撐加熱元件使得加熱元件能夠相對于剛性安裝件與支撐構件一起彎曲。
7.在一個實施例中,剛性安裝件限定了容納柔性支撐構件的凹部。
8.本發明的一個特別的好處是加熱單元的加熱元件能夠在使用中通過安裝在柔性支撐構件上而彎曲。已經發現,與被造型的頭發接觸的加熱元件的彎曲導致有益的造型效果,并且對與加熱單元的加熱板直接接觸的頭發造成的損害較小。彎曲以這樣一種方式發生,即無論頭發在何處通過頭發向加熱元件的表面施加壓力,加熱板的變形/彎曲程度相同。
9.在一個實施例中,加熱元件在加熱元件的朝向頭發側限定加熱表面,其中加熱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由加熱表面承載的構件的表面)突出于剛性安裝件使得加熱單元的頭發接觸表面在應用于頭發造型器具時與頭發直接接觸。
10.由于加熱表面突出于凹部,并且頭發與加熱元件直接接觸(或加熱元件承載的非常薄的部件與頭發接觸),對頭發有有益的造型效果。還可以有效地實現頭發造型,最大限度地向頭發傳遞熱量,而不會因加熱單元的其他部件而損失熱量。
11.在實施例中,加熱元件的朝向頭發側在使用中與頭發直接接觸?;蛘?,加熱元件的朝向頭發側可以承載限定頭發接觸表面的接觸構件(例如,墊片或其他涂層)。
12.如果提供了接觸構件,這可以包括用于在使用中引導頭發越過墊片和加熱元件的邊緣。例如,邊緣可以是成型邊緣(例如軋制)或機加工邊緣。由于邊緣用于將頭發引導越過接觸構件,因此當頭發越過加熱元件時,頭發被鉤住或磨損的風險較小。
13.如果沒有提供接觸構件,那么加熱元件的邊緣也可以被成形(例如卷起)或機加工以將頭發平滑地引導到頭發的接觸表面上。
14.在實施例中,柔性支撐構件包括限定用于加熱元件的支撐表面的柔性支撐表面的支撐層、基層以及布置在支撐層和基層之間的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被配置為在柔性支撐表面上的任何點施加向下的力時提供柔性支撐構件的基本均勻的偏轉。
15.舉例來說,柔性支撐構件包括支撐部分和支撐結構,該支撐部分限定用于加熱元件的支撐表面的柔性支撐表面。柔性支撐構件還可以包括基部,其中支撐結構布置在支撐部分和基部之間并且被配置為在柔性支撐表面上的任何點施加向下的力時提供柔性支撐構件的基本均勻的偏轉。
16.柔性支撐構件的均勻偏轉以及它所承載的加熱元件確保了頭發在加熱元件的整個表面上被均勻地加熱。這可以防止熱壓點施加到頭發上,并最終改善最終造型效果。
17.在實施例中,支撐結構可以限定多個開口,這些開口從一側延伸穿過柔性支撐構件到另一側。
18.支撐結構可以包括柱結構,例如中空柱結構,以限定多個開口。
19.例如,支撐結構可以包括與柱結構一體形成的基部和支撐部分。
20.柱結構可以包括多個柱對,其中相鄰柱對至少部分地限定多個三角形開口,這些三角形開口從一側延伸穿過支撐構件到另一側。
21.通常,柱對、基部和支撐部分一體形成。
22.在實施例中,用于加熱元件的柔性支撐表面可以突出于剛性安裝件。
23.柔性支撐構件可以由硅樹脂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柔性材料形成。
24.舉例來說,剛性安裝件可以形成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殼體或外殼的整體部分。例如,剛性安裝件本身可以形成頭發造型器具的臂的一部分。
25.在其他實施例中,剛性安裝件可以是安裝在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殼體內的單獨單元。
26.舉例來說,剛性安裝件可以采用框架的形式并且可以具有彎曲的基座,該基座在使用中與限定在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殼體中的互補形式的凹部配合。
27.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頭發造型器具,包括至少一個如前述段落中所述的加熱單元。
28.在實施例中,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殼體可以形成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臂或肢,其中臂或肢可以包括用戶握持的手柄部分。
29.通常,頭發造型器具可以包括一對加熱單元和一對臂,每個加熱單元布置在相應
的臂中,使得每個加熱單元的加熱元件的加熱表面面對成對的加熱單元中的另一個加熱單元的加熱元件的加熱表面。
30.該頭發造型器具特別適用于拉直頭發。
31.頭發造型器具可以包括用于向該加熱單元或每個加熱單元供電的器件。例如,頭發造型器具可以包括用于向該或每個加熱單元提供直流電的電池單元。電池單元可以是可拆卸和/或可充電單元。
32.由于加熱元件(或由加熱元件承載的非常薄的接觸構件)與頭發直接接觸,因此需要限制加熱元件的功率輸出,以免燙傷或燒焦采樣的頭發。這意味著該器具最適合由較低功率的直流電池裝置供電,而不是交流電源。
33.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包括構造成支撐加熱元件的剛性安裝件,以及安裝在剛性安裝件上的柔性構件,該柔性構件相對于加熱元件是柔性的,以便與加熱元件接觸,從而將熱量從加熱元件傳遞到由柔性構件限定的加熱單元的頭發接觸表面。
34.柔性構件可以是可與剛性安裝件分離的可移除構件。
35.柔性構件可以形成套管的一部分,該套管被接收在加熱元件上。
36.剛性安裝件可以形成用于頭發造型器具的殼體(例如臂)的一部分。
37.應當理解,本發明的每個方面的優選和/或可選特征也可以單獨或以適當的組合并入本發明的其他方面。
附圖說明
38.為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現在將參考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39.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直發器形式的頭發造型器具的等距視圖,其中直發器的臂閉合在一起;
40.圖2是圖1中直發器的側視圖,直發器的臂也閉合在一起;
41.圖3是圖1和圖2中直發器的側視圖,直發器的臂完全打開;
42.圖4是圖1至圖3中直發器的俯視圖;
43.圖5是圖1至4中的直發器的等距視圖,其中直發器的臂完全打開并且直發器的加熱單元被移除并單獨顯示;
44.圖6是圖5所示加熱單元的分解圖;
45.圖7是圖6所示加熱裝置的側視圖;
46.圖8是圖7所示加熱單元沿圖7中a-a線的剖視圖;
47.圖9至15顯示了用于形成圖8中加熱單元的一部分的柔性支撐構件的各種構造的截面圖;
48.圖16、17和18顯示了圖6至8中加熱單元的加熱板的三種可能的加熱器配置;
49.圖19是圖1至5中的直發器的等距視圖,頭發樣本存在于直發器的臂之間;
50.圖20是類似于圖19的視圖,但去除了頭發樣本以說明加熱單元的加熱板在使用時的彎曲;和
51.圖21是存在頭發的加熱單元的分解圖,以說明加熱單元的各種元件在使用中是如
何彎曲的。
具體實施方式
52.本發明的頭發造型器具典型地是具有向器具的加熱單元提供直流電的可充電電池單元的類型,并且本發明具有使其特別適用于以這種方式供電的器具中的特征。這種器具特別方便,因為它們是便攜式的,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并且在旅行時特別有用。然而,本發明同樣適用于通過來自交流市電電源的電源線供電的頭發造型器具。本發明的益處將從以下描述中變得顯而易見。
53.參考圖1至圖4,直發器器具,總體由10表示,包括總體由12表示的第一臂和總體由14表示的第二臂,它們在一端通過鉸鏈16連接在一起。臂12、14可圍繞鉸鏈移動,并且可以如圖1和2中所示的那樣相互閉合,或者如圖3中所示的那樣彼此分開。以這種方式,臂12、14像一對鉗口一樣起作用,或者彼此靠在一起閉合鉗口,或者彼此遠離移動以打開鉗口。
54.如圖2所示,每個臂12、14包括手柄部分18,包括鉸接端16,以及在每個臂遠離鉸鏈16的端部處的加熱部分20。在使用中,用戶握住手柄部分20,向手柄部分施加壓力以將臂12、14擠壓在一起。
55.通常,直發器器具的每個臂12、14包括外殼或殼體。外殼包括上外殼22和下外殼24,其中一個與臂12、14中的每一個相關聯。上外殼和下外殼22、24中的每一個采用一體模制部件的形式并且外部形式與另一個基本相同。兩個外殼22、24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可以涂有薄的耐熱涂層(通常厚度為幾微米),以便為器具提供美觀的飾面,并限制熱量傳遞給拿著或觸摸器具的用戶。
56.如在圖1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上外殼22包括上彎曲殼,該上彎曲殼以爪狀方式緊靠下外殼24的下彎曲殼并與之配合。每個臂的加熱部分20中的上外殼22和下外殼24限定了彎曲槽(在圖2至圖4中不可見,而在圖1中僅可見下彎曲槽30),該彎曲槽接收直發器器具的加熱單元。每個加熱單元40、42的頂部僅在圖3中可見,其中臂12、14顯示為彼此分離。每個加熱單元40、42設置在每個臂12、14的加熱部分20中,使得一個在上外殼22中,一個在下外殼24中,并且大部分加熱單元40、42位于外殼22、24內。
57.手柄部分20中的每個槽30的壁在遠離手柄部分的端部處逐漸變細,從而限定每個外殼的喙端。如圖2所示,上外殼22的喙端由附圖標記32限定,下外殼24的喙端由附圖標記34限定。每個臂的外殼22、24設有相應的凹槽36、38,沿著其長度的一部分,其限定了每個臂的手柄部分18和加熱部分20之間的邊界,并且為器具的用戶提供了關于器具的加熱效應發生在何處的視覺幫助。
58.特別參照圖4,直發器10具有相關的電池單元44,該電池單元位于設置在上外殼22的手柄部分18中的凹部內。通常,電池單元44是可拆卸和/或可充電的電池單元,直發器(未顯示)上提供連接點,以便在需要時將電池單元與充電設備連接起來。電池單元44通過內部布線與內部印刷電路板(圖4中也未示出)連接,該內部印刷電路板以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式控制直發器10。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池單元44可以從直發器10移除并且遠程充電。
59.現在將參照圖5至圖8更詳細地描述加熱單元40、42。加熱單元40、42是多部件單元并且包括布置成堆疊的若干部件。圖5示出了將被容納在下臂14的下外殼24內的加熱單元42。從堆疊的底部開始,每個加熱單元40、42包括印刷電路板50(pcb——如上所述),它從電
池單元44接收電力并且被編程以響應與例如開/關需求、加熱設置和溫度控制有關的各種信號來控制直發器。pcb 50位于框架52形式的剛性安裝件的下方并固定到其下側,框架52也形成加熱單元42的一部分,如圖7和圖8中最清楚地所示。
60.框架52通常由塑料制成并且包括基座56、兩個相對長的側壁58、60和兩個相對短的端壁62、64以在每一端將側壁連接在一起。側壁58、60、端壁62、64和基座56一起限定了用于接收加熱單元42的其他部件的凹部54(如圖8中最佳所示)。凹部54的內部橫截面限定了矩形形狀。最靠近外殼的手柄部分18的框架端壁64(當加熱單元被接收在外殼22、24內時)通常是方形的,而遠離手柄部分18的框架端壁62被成形為限定框架的喙端,其具有與外殼的喙端32、34的形狀相對應的形狀。這意味著,當加熱單元42被接收在外殼內時,框架和外殼22、24的喙端配合在一起以互補方式裝配在一起。柔性支撐構件66被接收在框架52中的凹部54內,使得它靠在框架52的基座56上。柔性支撐構件包括在使用中面向框架52的下面向框架表面(在圖6中可見)以及指向頭發的相對的面向頭發表面75。從圖6所示的方向看,柔性支撐構件66包括前面向側72和相對的后面向側74。加熱元件68施加到柔性支撐構件66的面向頭發表面75上,這將在下面更詳細地討論。
61.加熱元件68在加熱元件68的面向頭發側上限定了加熱表面77,并且在加熱元件68的面向支撐件側上限定了與柔性支撐構件66的面向頭發表面75配合的支撐表面(圖6中不可見)。在加熱元件68的頂部,以墊片或其他合適的頭發接觸構件的形式的接觸構件70安裝到加熱元件68的加熱表面77以限定加熱單元42的頭發接觸表面79。
62.圖9至15顯示了形成加熱器單元42的一部分的柔性支撐構件66的各種配置。柔性支撐構件66的彎曲特性為加熱單元42提供了重要的功能,如下所述。
63.柔性支撐構件66是一體形成的構件,其通常由硅樹脂或其他合適的柔性材料形成。參考圖9,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柔性支撐構件66包括基部76、頂部78以及在基部76和頂部78之間形成支撐結構的中間部分80。頂部78的上表面的區域大致呈矩形,具有兩個相對長的邊和兩個相對短的端部,如圖6所示。底部76的下表面的區域與頂部78的區域相同。中間部分80包括在柔性支撐構件66的前側72中的多個開口,這些開口完全延伸穿過柔性支撐構件66并在后側74處敞口。開口在前側72和后側74之間限定延伸穿過柔性支撐構件的通道82。柔性支撐構件的厚度在其整個區域上基本均勻。
64.柔性支撐構件66的頂部78限定了用于加熱元件68擱置的柔性支撐表面75?;?6被接收在框架52的凹部54內并且靠在凹部54的底部上。
65.當頭發樣本施加在直發器的臂之間時,當向下的力施加到頂部78的上表面時,柔性支撐構件66能夠豎直彎曲。
66.如圖10至15所示,設想了各種其他柱結構作為圖9所示結構的替代方案。在圖10的實施例中,柔性支撐構件66的中間部分180具有包括多個柱186的柱結構,多個柱在頂部178和基部176之間與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延伸。每個柱186與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相鄰的柱186彼此成一定角度。該柱結構的效果是多個三角形通道182延伸穿過柔性支撐構件,從一側到另一側72、74。
67.圖10中的支撐構件不僅具有柔韌性,而且中間部分180和通道182的性質確保當壓力施加到頂部178的上表面時,發生的支撐構件166的彎曲程度是均勻的,而不管在頂部78的表面上的哪個位置施加向下的力。
68.在圖11的實施例中,中間部分280與圖9中的類似,但開口為圓角矩形,以限定通過柔性支撐構件266的圓角矩形通道282。
69.在圖12中,中間部分380的柱結構包括多個有角度的柱386,中心v形通道388的一側的柱在一個方向上與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而中央v形通道388另一側的柱在另一個方向上與垂直方向成角度。這種柱結構的結果是穿過柔性支撐構件366的通道382的橫截面形狀像平行四邊形。
70.圖13是柔性支撐構件466的又一替代配置,其中基部被完全移除,并且柔性支撐構件46僅包括頂部478和從頂部478向下延伸的多個垂直柱486。
71.圖14類似于圖13,但具有基部576和頂部578,柱586在基部576和頂部578之間延伸。
72.在圖15所示的構造中,柔性支撐構件666類似于圖9所示的構造,但具有橢圓形開口以限定從一側到另一側穿過柔性支撐構件666的橢圓形通道682。
73.在柔性支撐構件的任何構造中,制造柔性支撐構件的材料可以具有絕熱特性,其確保來自由柔性支撐構件支撐的加熱元件68的熱量不容易傳遞到框架52,如下面進一步詳細討論的。
74.參考圖16至圖18,加熱元件68通常包括導電加熱軌道,該導電加熱軌道鋪設在或形成在厚膜基座94的下側,該基座施加于柔性支撐構件66。
75.圖16示出了導電軌道92的第一配置,其被提供為三個單獨的加熱器元件,每個加熱器元件具有獨立的正負電端子96,電流被供應到該電端子96。厚膜基底94可由將熱量從基底傳遞到待拉直頭發的任何合適材料形成。合適材料的例子是金屬和金屬合金,例如鋁、銅、鋼、鈦和鈹銅。厚膜基底94的形狀與框架52的凹部54的形狀對應。
76.圖17顯示了作為六個單獨的加熱元件98放置在厚膜基底94上的導電軌道的替代配置,每個加熱器元件具有正負端子100(僅識別出其中一個),電流被供應到該端子100。
77.圖18顯示了導電軌道102的另一替代配置,其中端子以成對正極方式布置,其中正極端子(例如104)配對到基座94上的相同局部區域,而負極端子(例如106)配對到基座94上的同一局部區域。
78.可以通過將導電油墨絲網印刷到厚膜基底94上來將導電軌道92、98、102施加到厚膜基底上?;蛘?,可以通過化學蝕刻工藝形成導電軌道,由此通過蝕刻工藝來去除厚膜基底的區域來創建導電軌道。
79.本發明的頭發造型器具10的有益特征是,至少加熱單元68的頭發接觸表面突出于框架52中的凹部54,如圖8所示,因此它與頭發接觸。此外,由于墊片70設有彎曲的或“軟”邊緣90(如圖8所示),當頭發施加到加熱元件上并經過墊片70時,在使用中,它緩緩移動經過軟邊緣90,而不會勾住。
80.當由電池單元44供電時,加熱元件68的功率通常約為200w-250w(如果由市電供電,功率可能更高)。由于器具的加熱元件68離頭發很近,在使用中,加熱板上的非常薄的墊片70提供了頭發接觸表面,因此有必要限制器具的功率以防止燒焦頭發。因此,該器具適合于由諸如便攜式電池單元44之類的相對低的電源供電,而不是由交流電源供電。該器具同樣可以由直流電源供電,但需要對加熱器配置進行必要的調整,以將輸送的功率保持在合適的、相對較低的水平。
81.應當理解,拉直器器具的每個臂12、14設置有相同的加熱單元42,每個加熱單元42的頭發接觸表面彼此面對。當臂12、14圍繞鉸鏈16閉合在一起時,它們之間的頭發樣本被夾在臂之間,并且當拉直器被拖過頭發樣本時,來自相對加熱單元的熱量用于將拉直效果應用于頭發樣本。
82.使用時的器具在圖19、20和21中可見。在圖19中,可以看出頭發樣本104如何被接收在拉直器的臂12、14之間并夾在由相對墊片70限定的兩個相對的頭發接觸表面之間。當臂12、14閉合在一起時,頭發樣本104向墊片70的頭發接觸表面施加向下的力的動作會導致加熱元件68相對于框架52彎曲,這由柔性支撐構件66促進。這種彎曲效果在圖20中得到最好的說明,該圖顯示了圖19的直發器,但是頭發樣本從圖中移除。這里很明顯,頭發接觸表面如何在頭發樣本的區域中彎曲,這是由于其下方的柔性支撐構件66的彎曲特性,而剛性框架52保持其形狀和結構。
83.在圖21中還可以看到彎曲效果,圖21示出了加熱單元的堆疊部件的分解圖,其中頭發樣本104接收在直發器的相對臂12、14之間。在這里可以看出,墊片70、加熱元件68和柔性支撐構件66都在加熱單元42之間接收頭發的區域中一起彎曲。頭發接觸表面的這種彎曲已經顯示為具有有益的造型效果。此外,由于墊片70的卷曲、機加工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軟邊緣,當頭發通過墊片的頭發接觸表面時,它不會被鉤住。
84.應當理解,可以在脫離如所附權利要求中規定的本發明的范圍內對本發明進行各種其他修改。